指定传感器、执行器品牌和型号的若干提示

每个人的喜好不同,每个厂家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不同,每个技术团队对电子元器件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。

说到传感器精度(分辨率),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误区:你的传感器如何、他的传感器如何。实际上,传感器行业的技术,绝大部分都垄断在国外公司手里,我们中国人只是拿来用,而没有能力去做研发。客户需要多大精度的传感器,物联网公司就去找多大精度的传感器,回来接上交付客户。物联网公司只是传感器的搬运工。


千万不要以为物联网公司自己生产传感器,基本上大家都是根据客户精度的需要,采购相应精度的传感器,接上信号采集主板后交货。举例来说,最简单的温度传感器,有几百种规格,上千种封装形式。

在规模量产时,用户可以指定传感器的品牌、型号、批次,由物联网公司来接入用户指定的传感器。这里面有一个接入成本,也就是读取、校正、传送和适配的一个研发过程。这个过程的成本根据文档资料丰富程度、采集(AC/DC转换和编码)难度、校正算法、传送字节大小、电路适配方法而定。举例来说,EC/PH传感器,为了验证准确程度,需要用很多种溶液和试纸,瓶瓶罐罐一大串,过飞机、车站安检都是问题,只能用汽运快递。麻烦不?比这麻烦的事情有更多,为了达到一个检测目标,采购、比较不同型号的材料可能就需要几万到几十万的材料成本。这些成本,都由客户来承担。

一般来说,物联网公司的经验适合于通用的场景,但一些对精度有特定需求且可以负担研发费用的客户,可以采用这个方法。同样道理,电机、继电器、接触器、空气开关、变频器这些执行器,客户都可以指定品牌,或者由客户自行采购、自行安装。执行器比较简单,所以大家已经习惯指定仔细熟悉的品牌和型号。

传感器的水非常深,行业高度细分化,一些公司只生产一种型号的传感器。单纯是传感器的选型和网络接入,每个种类的传感器,都需要投入不菲的资金,绝非普通终端客户可以承担的。为了避免资金、人力进入这个高危的作业区,一线大公司也是通过外购、外包来完善传感器类的产品线。

如果没有大笔资金,单个项目的利润没有超过百万,尽量不要自行指定传感器,风险极高,且项目周期会不可控。如果前人对某个场景已经将传感器选型确定,大可以直接使用,因为这属于已经验证过的,别人已经踩出路子了。